机电与智能化
智能化是煤矿技术发展的最高形式,也是第4次煤炭技术革命[1];智能化煤矿建设,开启煤矿行业全面创新和技术变革。智能化煤矿建设是基于现代智慧理念,将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自动控制、移动互联、机器人技术及装备应用到现代化煤矿开采;深度融合煤矿“人-机-环-管”多源异构信息,建立一个库、一张网、一个平台和一张图设计理念[2],智能化煤矿建设平台总体架构从顶层规划实现统一数据、统一模型、统一平台、统一方案,完成矿山企业全要素数据的精准实时采集、统一规范集成、多维可视化展现和智能决策分析,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透明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管理[3-4],达到真正实现智能化减人的目标,践行倡导的煤炭资源开采的“安全、高效、智能、绿色”理念。
2019年6月,首次由中国提出F5G(第五代固定网络,The 5th generation Fixed networks),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接纳,业界广泛参与。F5G与5G是协同关系,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互相补全,提升网络应用和感知。ETSI定义F5G与5G一起共同开启万物互联时代。
F5G全光工业网契合煤炭行业对高安全的需求,采用全预连无源光器件,具有大幅减少隔爆箱使用,避免井下熔接高温隐患,提高运维工作效率等特点。F5G智能化煤矿应用,促进F5G技术与煤矿智能化的深度融合,共建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矿山产业生态; F5G架构的智能化煤矿建设,可实现设备和安全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;为矿山生产安全保驾护航,提高事故预警和防控能力。笔者着重探讨了适合煤矿井下应用的F5G智能化煤矿的建设方案、优势特点、典型应用场景等,以期为F5G架构的智能化煤矿建设提供技术思路及方法。
矿用F5G工业光网架构是基于PON技术的新型工业局域网组网方案,继承了PON网络大带宽、高可靠性、扁平化、易部署、易管理等优点,同时组网上考虑工业网络高可靠要求,支持TypeC 双归属保护,实现ONU手拉手保护,保证网络每个环节都做到冗余保护。终端侧部署的ONU按照工业级产品设计,满足工业上耐高温、抗振动等苛刻环境要求。为了满足工业终端多种网络接口的需求,ONU侧同时支持GE电口以及RS485/RS232串口;接入设备侧采用ODN预链接方案,免熔接多级分光扩展,esight作为网管运维管理工具,可智能、简便地进行业务发放及日常运维管理。F5G可承载煤矿井下智能开采、掘进、运输、安全监控等系统的各类以太信号回传,主接头盒与接入设备侧采用ODN预链接方案,免熔接多级分光扩展。F5G工业光网具有以下特性满足煤矿井下多系统融合、多元异构数据的通信传输要求[5-7]。
1) VLAN业务隔离规划。F5G工业光网采用二层数据承载技术,使用VLAN技术来对不同业务划分不同的VLAN,满足不同业务网络相互隔离。井下多个生产、智能化子系统使用不同的VLAN进行业务隔离,多个系统互不影响。
2)QoS功能。F5G服务质量QoS可实时评估井下各类数据服务需求,高可靠面向业务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。全光POL网管平台统一对OLT、ONU设备集中管理,实现业务高带宽、低时延、防抖动等指标的灵活部署、资源统一管理、集中故障监测。
3)高可靠安全保障。F5G全光网ONU支持802.1X认证,支持对接入终端的认证,防止非法终端接入;XGS-PON网络支持上下行双向AES加密传输;工业光网支持防DDOS攻击、防DHCP snooping等网络安全措施。
4)运维管理功能。F5G工业光网网络系统满足井下环境的监控和运维管理,采用融合运维管理平台esight,支持服务器虚拟化,交换机、路由器、WLAN、防火墙、PON、eLTE、统一通信、传真、视频监控等设备以及应用系统和机房设施的统一管理。
矿用F5G在煤矿应用主要包含3个产品,分别为:光环网头端设备 (Optical Ring Head,ORH)、光环网终端设备(Optical Ring End,ORE)及无源光环网设备 (Optical Ring Passive ,ORP)[8]。
1)ORH。ORH是工业光环网头端设备。ORH设备的主要功能为汇聚井下各种业务数据流,并上传到数据中心,同时把数据中心控制数据下发到井下各设备;管理井下ORE设备。ORH设备网络侧通过千兆、万兆等以太网接口与核心交换机通信,用户侧提供工业光接口接入井下网络。
2)ORE。ORE设备是工业光环网终端设备,安装在井下,必须支持防爆;也可以使用本安型ORE使井下网络更加简化。ORE网络侧通过ORP分光器与ORH的工业光接口连接,用户侧通过以太网口、工业串口(RS485)连接井下各终端设备, ORE把井下各终端的数据,通过ORP上传到ORH设备,同时把ORH设备下来的数据传送给各终端设备。ORE可以通过ORP来实现远程业务发放、远程配置、远程升级,尽量减少井下操作。上行接口最少为万兆,以满足煤矿智能化建设需求。用户侧接口一般为以太网光口或电口,同时根据业务需求提供串口等工业接口。
3)ORP。ORP设备用于连接ORH和ORE,实现1个ORH工业光接口连接到多个ORE设备。ORP包含光纤光缆和分光器,支持矿井巷道和作业面链型的应用场景。ORP支持级联,满足矿井网络的灵活扩展。ORP所有部件均为无源设备,无需供电,ORP按照煤矿的安全规范满足阻燃、防静电设计,满足本安认证,满足井下粉尘和潮湿环境。
矿用F5G+5G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,采用环形结构提升网络可靠性;ORH一般在井上,ORE在井下,通过ORP(光缆和分光器)连接。ORE对外出标准的以太网光口和电口,井下设备可直接接到ORE上。F5G作为煤矿井下主干网络,将井下安全监控网、视频监控网、人员定位、5G网络统一接入。(按照安规要求,安全监控网需要和其他网络接入到不同光纤芯上,实现分芯传输)。
图1 矿用F5G+5G网络架构
Fig.1 Mine F5G+5G network architecture
F5G作为5G承载网,F5G本身可实现微秒级低时延,并为5G承载专门提供高精度时钟同步、业务隔离功能,5G 的BBU可直接接入到ORE(5G承载ORE一般为10GE光口),实现井下F5G+5G一张网传输。具有以下优势:
1)整个井下网络结构极大简化,井下多网统一部署。解决井下原来多张环网、网络重复建设、难以运维的问题。F5G网络井下有源设备只有ORE,井下设备更加安全、简单。
2)F5G+5G井下一张网改变原来井下分散网络,让多条“小路”融合成一条网络“高速公路”,使网络最终实现统一、融合、智能,为煤矿智能化提供高可靠性保障。
F5G全光工业网契合煤炭行业对高安全的需求,采用无源光器件具有大幅减少隔爆箱使用、避免井下熔接高温隐患、提高运维工作效率等特点,F5G智能化煤矿应用方案可以为智慧矿山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1)无源光网络满足煤矿井下防爆要求。矿用F5G全光工业网采用两层网络架构和无源光环网,无需防爆认证,可减少40%的防爆箱使用,降低井下电火花风险,提升矿井下的电气安全性;F5G全光架构设计,逐级汇聚到集中管理,减少汇聚层,带电设备大幅简化,使井下设备更加简单便捷。
2)无源网络自生长满足煤矿井下定期移动需求。基于工作面定期移动的需求,井下设备需要高可靠、易扩展、易拆装,易维护等特点,F5G无源全光网络可以实现末端自生长、光电分离、模块化,预连接、免熔纤、新增节点不影响已有设备的正常运行,米级故障定位,拓扑可视,充分适合煤矿作业面变化。
3)业务安全。无源光网络ONU支持802.1X认证,支持对接入终端的认证,防止非法终端接入;XGS-PON网络支持上下行双向AES加密传输;工业光网支持防DDOS攻击、防DHCP snooping等网络安全措施;高可靠环网设备级、链路级的“1+1”冗余保护,并且支持30 ms保护倒换,可应对井下多重设备和链路失效,保障业务零中断。
图2 传统工业交换机环网与F5G工业光环网组网对比
Fig.2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industrial switch ring network and F5G industrial optical ring network
F5G工业光网可以接入井下感知控制层的各种设备,包括智能采掘、智能运输、智能供电、智能通风、机器人等接入设备[12],也可以接入环境感知、位置感知、视频感知、调度感知、通信感知、灾害感知等感知设备,成为煤矿井下基础设施层的主干网络[13-15]。
以下分析4种矿用F5G典型应用场景[16-20]。
1)视频监控+边缘分析。F5G工业光网接入在井下重要场所、工作面等区域视频监控;能够满足实时传输、灵活部署、超大带宽、运维方便的需求,实现输送带异物、人员违章、钻场等重要场景视频智能识别。
图3 视频监控+边缘分析
Fig.3 Video surveillance+edge analysis
2)远程控制网。F5G工业光网是井下的远程控制网,因其实时性好,远程控制低延时,可靠性、抗干扰、业务零中断等特点;可以接入工作面、变电所、输送带、水泵、压风机、机器人等系统,实现运行环境及工况远程监测,采煤机、掘进机、水泵、压风机、开关等设备远程控制。
图4 远程控制网
Fig.4 Remote control network
3)监测监控传输网。F5G工业光网承载全矿井监测监控传输网,承载安全监控系统、精确定位系统(人员、车辆、井下智能交通)的大量数据接入,满足监测监控多系统的异构网络架构、传输节点多、实时性和稳定性高[16]。
图5 监测监控传输网
Fig.5 Monitoring transmission network
4)矿用5G+融合通信系统承载网。F5G工业光网可承载井下5G通信、4G通信、WiFi6、广播通信等融合通信统一承载及传输,接入顶板、地压、水文、粉尘等矿井灾害监测;也可以接入机电设备故障诊断、光纤测温等感知监测,满足智能化煤矿建设要求。
图6 矿用5G+融合通信系统承载网
Fig.6 Bearing network of mine 5G+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
1)论述了矿用 F5G工业光网功能、F5G+5G融合组网设备及架构、矿用井下F5G+5G一张网应用优势特点;分析了矿用F5G智能化建设方案的3个优势:无源光网络满足煤矿井下防爆要求、无源网络自生长满足煤矿井下定期移动需求、无源光网络ONU支持802.1X认证业务安全需求。
2)针对智能化煤矿建设的业务需求,重点探讨了矿用F5G架构的智能化煤矿建设的4种典型应用场景:视频监控+边缘分析、远程控制网低延时实时传输、监测监控传输网、矿用5G+融合通信系统承载网,为F5G架构的智能化煤矿建设提供技术思路及方法。
3)矿用F5G全光工业网架构具备PON网络大带宽、高可靠性、扁平化、易部署、易管理等优点,契合煤炭行业对高安全的需求;但是矿用F5G架构的智能化煤矿建设方案尚处于探索阶段,目前没有成熟案例可供研究参考,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分析。
4)煤矿F5G的深入推广应用,需要煤矿生产企业,集成商,网络设备供应商等协力合作,构建创新、协同、开放、合作的煤矿F5G应用生态;同时也包括F5G防爆认证、研发适合矿用的F5G通讯产品、整合优化F5G煤矿井下的解决方案,提升矿用F5G系统可用性技术层面的应用生态环境等。
[1] 王国法,赵国瑞,胡亚辉.5G技术在煤矿智能化中的应用展望[J].煤炭学报,2020,45(1):16-23.
WANG Guofa,ZHAO Guorui,HU Yahui,et al.Application prospect of 5G technology in coal mine intelligence[J].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,2020,45(1): 16-23.
[2] 付国军,赵阳升,牛乃平.煤矿智能化建设顶层设计方案研究[J]. 中国煤炭,2020,46(12):6-14.
FU Guojun,ZHAO Yangsheng,NIU Naiping. Research on top level design scheme f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of coal mine [J]. China Coal, 2020,46(12):6-14.
[3] 毛善君,杨乃时,高彦清,等.煤矿分布式协同“一张图”系统的设计和关键技术[J].煤炭学报,2018,43(1):280-286.
MAO Shanjun, YANG Naishi, GAO Yanqing, et al. Design and key technology of coal mine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"one map" system [J].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, 2018,43(1): 280-286.
[4] 杨永明.未来5G与能源的深度融合研究[J].新能源经贸观察,2018(7):86-93.
YANG Yongming.Study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5G and energy in the future[J].Energy and Outlook,2018(7):86-93.
[5] 王国法,杜毅博.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框架与建设思路[J].煤炭科学技术2020,48(1):1-9.
WANG Guofa, DU Yibo. Coal mine intelligent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and construction ideas [J]. Coal Science and Tchnology 2020,48 (1): 1-9.
[6]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.智能矿山建设规范[S].
[7] 丁恩杰,施卫祖,张 申,等.矿山物联网顶层设计[J].工矿自动化,2017,43(9):1-11.
DING Enjie, SHI Weizu, ZHANG Shen,et al. Top-dowm of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[J]. Industry and Mine Automation, 2017,43 (9): 1-11.
[8] 《全球光通信产业白皮书》:F5G 可激发万亿数字经济空间[N]. 财会信报,2021-02-01.
[9] 吴群英,蒋 林,王国法,等. 智慧矿山顶层架构设计及其关键技术[J]. 煤炭科学技术, 2020, 48(7): 80-91.
WU Qunying,JIANG Lin,WANG Guofa,et al. Top-leve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smart mine[J].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, 2020, 48(7): 80-91.
[10] 王国法,王 虹,任怀伟.等.智慧煤矿2025情景目标和发展路径 [J].煤炭学报,2018,43(2):295-305.
WANG Guofa, WANG Hong, REN Huaiwei, et al. 2025 scenario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intelligent coal mine [J].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, 2018,43(2): 295-305.
[11] 周 济,周艳红,王柏村,等.面向新一代智能制造的人-信息-物理系统(HCPS) [J].Engineering,2019 (4):71-97.
ZHOU Ji, ZHOU Yanhong, WANG Baicun, et al. Human-cyber-physical systems(HCPSs) in the context of new-generat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[J]. Engineering,2019 (4): 71-97.
[12] 张 申,丁恩杰,赵小虎,等.数字矿山及其两大基础平台建设[J]. 煤炭学报,2007,32(9):997-1001.
ZHANG Shen, DING Enjie, ZHAO Xiaohu, et al. Digital mine and constructing of its two basic platforms [J].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, 2007, 32(9): 997-1001.
[13] 孙继平,陈晖升.智慧矿山与5G和WiFi6[J].工矿自动化,2019,45(10):1-4.
SUN Jiping,CHEN Huisheng.Smart mine with 5G and WiFi6[J].Industry and Mine Automation,2019,45(10):1-4.
[14] 霍振龙,张袁浩.5G通信技术及其在煤矿的应用构想[J].工矿自动化,2020,46(3):1-5.
HUO Zhenlong,ZHANG Yuanhao.5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conception in coal mine[J].Industry and Mine Automation,2020,46(3):1-5.
[15] 滕 玲.矿山运行智能化已是全球大势所趋.[J].地球,2019,274(2):60-63.
[16] 丁恩杰,廖玉波,张 雷,等.煤矿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展望. [J]. 工矿自动化,2020,46(7):5-11.
DING Enjie, LIAO Yubo, ZHANG Lei , et al.Review and prospect of coal min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. [J]. Industry and Mine Automation, 2020,46 (7): 5-11.
[17] 孙继平. 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[C]//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--第28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9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.南昌:2019:208-210.
[18] 吴立新,汪云甲,丁恩杰,等.三论数字矿山:借力物联网保障矿山安全与智能采矿[J]. 煤炭学报,2012,37(3):357-365.
WU Lixin, WANG Yunjia, DING Enjie, et al. Thirdly study on digital mine:serve for mine safety and intellimine with support from IoT [J].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, 2012,37 (3): 357-365.
[19] 袁 亮.面向煤炭精准开采的物联网架构及关键技术[J]. 工矿自动化,2017,43(10):1-7.
YUAN Liang. Framework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rnet of things for precision coal mining [J]. Industry and Mining Automation, 2017,43 (10): 1-7.
[20] 王国法,任怀伟,庞义辉,等. 煤矿智能化(初级阶段)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进展[J]. 煤炭科学技术, 2020, 48(7):1-27.
WANG Guofa,REN Huaiwei,PANG Yihui,et al.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of intelligent coal mine technical system in early stages[J].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, 2020, 48(7):1-27.
移动扫码阅读